智汇八方 共创滇峰
云 南 双 创
E&I Yunnan
创业故事
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,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,谁就能占领先机、赢得优势。
自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成立至今,涌现了一批批奋斗青年。 而今,新时代的青年又将接过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,做敢于负责、勇于担当、善于作为的青年。24岁的青年养蜂人王义淞就是从“无”到“有”,依靠勤奋的学习和不懈的坚持,探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科学养蜂模式。
云南拥有独特的地理、气候和水文条件,但受营销、交通的制约,当地农产品往往“优质难优价”,部分深度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更是很难走出大山。
2016年,28岁的鲁权和几位大学同学,回老家宁蒗创办了宁蒗恒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,借助农业“互联网+”的大好发展机遇,全力打造早熟、晚熟相结合的“2700”特色苹果。
普洱市积极探索建设运行模式,加大投入扶持力度,健全完善工作机制,形成“政府引导、企业带动、百姓参与”的新局面,实现“车间进农村”、“农民变工人”,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扶贫车间112个,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733人。
普洱日报讯(镇沅县委宣传部)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,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的10.1万名妇女干部群众,用“五招”聚焦聚力脱贫攻坚,撑起了“半边天”。截至目前,通过系列知识进家活动,带动全县贫困户脱贫8335户32147人;组织2817户妇女创业能手,带动7040名群众创业就业;创建省级巾帼脱贫示范基地2个,市级巾帼农业示范基地12个、巾帼创业示范基地1个、巾帼巧手致富示范基地2个; 通过实施妇女创业贷款,帮助55户中小微型企业发展、支持3772人创业就业。
干净整洁的厂房里,三条生产线,20余名工人正紧张而又忙碌地加工着手中的路由器终端零件……在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巾帼扶贫车间——鲁甸县火德红创兴电子有限公司车间里,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。